實招硬招做大就業“蛋糕” | |||
煤炭資訊網 | 2022/11/22 20:38:01 一事一議 | ||
“飯碗”穩不穩,“錢袋子”鼓不鼓,生活有沒有保障,是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并對實施就業優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豐富的人力資源是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也是最大優勢,解決好就業問題意義重大。 過去10年,我國城鎮就業人數持續增長,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就業質量穩步提升,為經濟平穩運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以來,即便受到多種超預期不利因素影響,各地也是千方百計穩就業、保民生。當然,受國內外多重因素影響,我國的就業形勢也面臨一些風險和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就業總量壓力之下,結構性就業矛盾依然較大。 比如,今年以來,16歲至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一直較高。未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勞動力供給結構將發生顯著變化,技術進步的日新月異,也會讓勞動力市場的不確定性上升,失業風險增加。此外,勞動者的就業環境仍需改善,針對性別、是否應屆等的就業歧視以及招聘信息不透明,讓不少求職者犯難。 發展是解決問題的鑰匙。只有把經濟發展的“蛋糕”做大了,才能把就業的“蛋糕”做大,從而形成“以增長促就業、以就業穩增長”的良性互動;只有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強化政府責任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協調運用“兩只手”的力量有效破解就業難題。 一方面,要激發市場活力,擴大就業規模。市場主體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穩就業,關鍵是要穩住市場主體。要優先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產業,積極培育就業新增長極,加快落實退稅減稅降費、緩繳社保費等助企紓困政策,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的負擔,推動就業崗位擴量提質。 另一方面,則要深耕就業市場,兜牢民生底線。人民群眾期盼擁有更高質量的就業,不僅能滿足溫飽,還要能施展才華、建功立業。因此,要多開展技能培訓,持續提升勞動者的技能水平,讓“飯碗”的含金量更高;要不斷完善保障制度,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讓就業的門路更寬廣;要加強幫扶服務,努力消除就業歧視,推動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夯實民生之本。 應該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這為保障就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未來,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努力,必將不斷擴大就業蓄水池,讓更多人有業可成、有夢可期。(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梁 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