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核酸檢測、風險區劃定!極簡版重點在此! | ||||
煤炭資訊網 | 2022/11/22 10:08:12 天下事 | |||
時間:11月19日 事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等4個文件印發 部門: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 -摘要- 目標 進一步指導各地各部門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依據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 提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 《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區劃定及管控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指南》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監測指南》 -內容- 關于核酸檢測 不得—— 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不得擴大核酸檢測范圍,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可不開展區域核酸檢測情況—— 個別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對居住地、工作地、活動區域傳播風險較低,密切接觸者已及時管控,經研判無社區傳播風險,可不開展區域核酸檢測。 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情況—— 疫情發生后,經流調研判,傳播鏈不清、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風險人員流動性大,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 省會城市和千萬級人口以上城市,疫情所在區; 一般城市,疫情所在市的城區; 農村地區,疫情涉及的自然村、涉及鄉鎮政府所在地及所在縣城。 每日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后,間隔3天再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關于風險區劃定及管控 劃定標準 高風險區。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動頻繁且疫情傳播風險較高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劃為高風險區。高風險區一般以單元、樓棟為單位劃定。在疫情傳播風險不明確或存在廣泛社區傳播的情況下,可適度擴大高風險區劃定范圍。風險區域范圍可根據流調研判結果動態調整。 低風險區。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旗)的其他地區劃定為低風險區。 防控措施 高風險區。實行封控措施,“足不出戶、上門服務” 低風險區。采取防范措施,“個人防護、避免聚集” 解除標準 高風險區。連續5天無新增感染者,且第5天風險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降為低風險區。 關于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居家健康監測 管理/適用對象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包括密切接觸者中的特殊人群、解除集中隔離后的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高風險區外溢人員及其他經專業人員評估無法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人員。 居家健康監測:結束閉環作業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新冠肺炎感染者出院(艙)人員及其他經專業人員評估需進行居家健康監測的人員。 場所要求 盡量使用單獨衛生間。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最好單獨居??;如果條件不允許,選擇一套房屋里通風較好的房間。使用空調系統通風時,應選擇分體空調,如使用集中空調,加大新風量,關閉回風。 居家健康監測:通風較好的房間,盡量保持相對獨立。 社區服務要求 登記造冊; 下發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告知書/居家健康監測告知書; 掌握空巢獨居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患者、孕產婦、血液透析患者等特殊人員情況; 每日早晚兩次定期詢問和收集體溫、癥狀等信息,如發現有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人員,立即報告,并由專人聯系120負壓急救車,按就近原則送往發熱門診或定點醫療機構就醫。 核酸檢測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由社區組織采樣人員上門采集。 居家健康監測:根據防控要求配合完成核酸檢測。 心理疏導 告知心理援助熱線電話號碼,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導等服務;防范心理壓力引發的極端事件。發現居家健康監測人員出現精神衛生問題時,及時向對口精神衛生醫療機構轉介。 自我管理要求 做好通風、消毒、清潔等工作。 每日早晚各測量1次體溫,做好癥狀監測,并如實報告。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賦碼管理,嚴格做到不外出。因就醫等確需外出人員,經所在社區醫學觀察管理人員批準后方可外出,專人專車,閉環管理。共同居住者或陪護人員一并遵守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管理要求。 居家健康監測:嚴格落實非必要不外出,如遇就醫等特殊情況必須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規范佩戴N95/KN95顆粒物防護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保障要求 所在社區指定專人承擔社區醫學觀察管理、采樣服務工作,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 社區應儲備足夠的防護物資、核酸采樣物資、消毒物資和藥品等。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明確生活物資供應專門力量,優化終端配送,打通配送“最后一米”。滿足居民用藥、就醫等需求;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癥搶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拒診。 來源:國家衛健委官網
|